习近平总书记在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开幕式上发表主旨演讲指出,我们追求的不是中国独善其身的现代化,而是期待同广大发展中国家在内的世界各国一道,共同实现现代化。“一带一路”倡议及其实施,为合作共建国家提供了共享中国式现代化机遇的平台,是中国与世界共谋现代化的实践探索,擘画了新一轮现代化的美好图景。“一带一路”倡议与世界现代化二者存在紧密联系,相互形塑,相互成就。一、“一带一路”倡议与世界现代化理念相容“...
电影作为跨文化传播的载体之一,承担着中华文化“走出去”的重要职能,具有讲好中国故事,传递中国声音的文化功能,是中华文化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一带一路”的倡议与“人类命运共同体”精神感召下,中国电影的国际化传播呈现出新的面貌,实现了电影主体的多元性、电影创作的协作性与电影艺术的国际性等特点,书写了全新的传播景观。作为中国“双一流”高校的第一所电影学院,厦门大学电影学院于2021年4月6日百年校庆之际成立。...
随着二氧化碳过度排放导致的温室效应问题日益严重,推动世界各国实现绿色可持续发展和低碳转型已成为全球共识。世界各国在经济上的依存度不断加深,因此随着绿色经济在国际贸易中的比重不断增大,推进绿色标准、制度的完善与全球统一已成为国际重要议题。目前已有的绿色标准体系建设主要围绕绿色产品标准、绿色贸易标准、绿色金融标准等内容展开。随着大国博弈复杂化加剧,绿色经济领域的政策协调与绿色低碳标准规则的衔接互认成为大国竞争的重要工具,...
摘要:对许多“一带一路”共建国家而言,债务风险问题是推进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挑战。传统的“F+EPC”承包模式难以吸引到多元化金融机构和市场投资者,共建国的主权债务危机加大了企业的还款风险,削弱了跨境投资者的投资信心。由于政府财政资金远不能满足项目建设要求,“一带一路”共建国家融资需求迫切。为有效应对“一带一路”债务可持续问题,需要优化应对“一带一路”债务问题的绿色融资模式,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
摘要:新质生产力是一个内涵丰富、意蕴深厚的范畴,其以高质量发展为最终目标和重要使命。共建“一带一路”与发展新质生产力在目标向度上具有高度一致性,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是新质生产力发展的重要内容。通过发挥对创新驱动的引领作用,知识产权将成为“一带一路”高质量共建的“助推器”、赋能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催化剂”。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应将知识产权深入融入推进高水平制度型开放、构建科技创新共同体、构筑“数字丝绸之路”...
中东地区位于欧亚非三大洲交汇处,连通大西洋、印度洋、地中海、红海和阿拉伯海,在全球地缘政治与经济格局中占据着重要位置。对于我国而言,中东地区的战略意义尤为显著。一方面,作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交汇处,中东地区枢纽性的地理交通位置对于“一带一路”倡议的顺利推行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目前,大部分中东国家已签署了“一带一路”合作文件,其中部分国家还专门设有相关协调和对接机构。另一方面,...
由于发展中国家对气候变化的适应和减缓能力较弱,全球气候变化所带来的极端天气和自然灾害对其造成的损失更大。目前,“一带一路”共建国家致力于达成《巴黎协定》的温控目标。为此,各国经济发展需要清洁、低碳化、稳定的能源供给,能源系统需要向以可再生能源为基础的方向转变。在此背景下,中国提出了绿色“一带一路”的合作理念,旨在加深与共建国家在可再生能源领域的合作,推动沿线各国实现能源结构低碳化转型和应对气候变化问题。...
非洲是世界上粮食最短缺的大洲,也是决定2030年国际社会能否实现“零饥饿”目标的关键地区。《2023年世界粮食安全和营养状况》指出,预计2030年将有近6亿人长期食物不足,全世界在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中关于消除饥饿的具体目标方面挑战巨大,其中非洲的形势尤其严峻,非洲饥饿人口比例是全球平均的两倍多。深化中非农业合作,帮助广大非洲国家摆脱饥饿和贫困是构建中非命运共同体的当务之急。因此,分析新形势下中非农业合作基础、挑战与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