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丹、李欣、李龙龙:“一带一路”倡议与世界现代化的关系

2025年04月22日 14:46作者:李丹、李欣、李龙龙

习近平总书记在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开幕式上发表主旨演讲指出,我们追求的不是中国独善其身的现代化,而是期待同广大发展中国家在内的世界各国一道,共同实现现代化。“一带一路”倡议及其实施,为合作共建国家提供了共享中国式现代化机遇的平台,是中国与世界共谋现代化的实践探索,擘画了新一轮现代化的美好图景。“一带一路”倡议与世界现代化二者存在紧密联系,相互形塑,相互成就。

一、“一带一路”倡议与世界现代化理念相容

“一带一路”倡议与世界现代化在发展理念上相辅相成、相向而行。“一带一路”是发展倡议,世界现代化是发展潮流,二者都代表了发展中国家的发展心声,符合各国根本发展利益和世界长远发展趋势。正如《共建“一带一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大实践》白皮书所说:“作为一个发展的倡议、合作的倡议、开放的倡议,共建‘一带一路’追求的是发展、崇尚的是共赢、传递的是希望,目的是增进理解信任、加强全方位交流,进而促进共同发展、实现共同繁荣。”世界现代化是人类齐头并进共同推进现代化、实现共同繁荣的美好愿景。西方国家率先开启现代化进程、迈入现代化社会,实现了由传统农业社会向工业化社会的转化,实现了生产力的巨大发展。但西方现代化伴随着殖民、剥削、压迫、战争,不仅无助于其他国家和地区融入现代化洪流,反而导致其丧失自主发展能力、付出巨大政治经济代价,因此以往西方主导的现代化是损人利己、自私自利的现代化。“一带一路”倡议秉持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的丝路精神,通过打造开放、包容、均衡、普惠的经济合作架构,开展全方位、深层次、高水平的国际合作,推动各国实现共同发展、互利互惠、合作共赢,为发展中国家携手实现现代化提供了合作平台。在人类发展历史上,世界各国首次有望迈进共同发展、共同繁荣的合作型现代化新阶段。共建“一带一路”为各国集体奔赴现代化提供了一个大舞台,在这个舞台上,“一带一路”与世界现代化相互成就、相得益彰。世界现代化内容包括经济发展、政治发展、社会发展、文化发展、生态发展、全球性问题解决等,共建“一带一路”最终目标是建设一个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二者共同绘制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美好画卷:让和平的薪火代代相传,让发展的动力源源不断,让文明的光芒熠熠生辉。

二、“一带一路”倡议与世界现代化的主体一致

“一带一路”倡议与世界现代化的发展主体一致,共同指向广大发展中国家。世界现代化进程由西方国家率先开启,伴随着其殖民扩张扩散至非西方国家。数百年来,西方国家凭借着先发优势构筑起了“中心—外围”的全球发展格局,广大非西方国家长期处于被支配、被掠夺地位,现代化发展进程严重迟缓,西方国家与非西方国家之间的“现代化鸿沟”日渐扩大。因此,当今时代世界现代化的重点,就是实现非西方国家的现代化。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是由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发起,主要参与者都是长期处于现代化“边缘化”和“半边缘化”地带的发展中国家。截至2025年4月,中国已经同150多个国家签署共建“一带一路”合作文件,其中绝大多数是发展中国家。发展中国家占世界国家总数90%以上,占世界人口80%以上,占世界陆地总面积70%以上,是国际发展的绝对主体。共建“一带一路”既是为了中国的发展,也是为了世界的发展、尤其是广大发展中国家的发展,旨在破解全球发展难题,推动各国共同迈向现代化。以发展中国家为主体的现代化与以往由西方国家主导的现代化是截然不同的,从根本上要求摒弃西方中心、赢者通吃、零和博弈的霸权、霸道、霸凌模式,建立公平、合理、互惠的国际发展秩序,而以共商、共建、共享为建设原则的“一带一路”倡议正好与此异曲同工、殊途同归。

共建“一带一路”立足于人类前途命运和整体利益,顺应全球发展及各国期待,为推动形成更加公正合理、更趋平衡、更具韧性、更为有效的全球治理体系做出了积极贡献,开辟了发展中国家共同实现现代化的新路径。“一带一路”倡议与世界现代化不仅在主体上一致,在重点上也十分契合。“一带一路”倡议的重点合作区域与世界现代化进程中自主探索发展道路与模式的国家地区相互呼应、高度一致。东南亚地区自古以来就是“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枢纽,东盟国家是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的重点地区,也是RCEP的主要成员国,同样来自这里的“四小龙”“四小虎”成为二战后第一批成功实现赶超型现代化模式的发展中国家。非洲、中亚、中东、拉美等“一带一路”共建的重要伙伴,也是世界现代化大家庭中绚丽缤纷的重要支脉,都为探索各具特色的现代化模式做出了重要贡献。

三、“一带一路”倡议为世界现代化提供了合作平台

首先,“一带一路”倡议为世界各国共同实现现代化提供了合作路径。“一带一路”搭建国际合作的新平台,为中国与各国共同应对发展难题、共同推进现代化提供了分享经验的新机遇。中国经济快速增长,改革开放持续推进,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路径选择,为全球经济稳定和增长提供了重要动力。中国成功举办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为各参与国家和国际组织深化交往、增进互信、密切往来提供了重要平台,逐渐成为以元首外交为引领,以政府间战略沟通为支撑,以地方和部门间政策协调为助力,以企业、社会组织等开展项目合作为载体的多层次、多平台、多主体的合作渠道。共建“一带一路”围绕互联互通,以基础设施“硬联通”为重要方向,以规则标准“软联通”为重要支撑,以共建国家人民“心联通”为重要基础,不断拓展合作领域,扩大合作范围,创新合作模式。

其次,“一带一路”倡议为世界各国共同实现现代化提供了技术支撑。中国与多个共建国家和地区共同研制和发射通信或遥感卫星、建设卫星地面接收站等空间基础设施,为当地的通信、农业、文化、环保、气象等领域的建设发挥了积极作用。如“老挝一号”卫星不仅为当地民众打开了了解世界的窗口,还为该国培养了本土卫星技术人才。“一带一路”科技创新行动正在通过联合研究、技术转移、科技人文交流和科技园区合作等务实举措,提升共建国家的创新能力,使科技更好造福各国现代化发展。

再次,共建“一带一路”为各国实现可持续发展提供示范引领。传统现代化忽视生态发展和可持续发展,而“一带一路”以绿色低碳为发展理念,不断增进绿色发展共识和行动,深化绿色基建、绿色能源、绿色交通、绿色金融等领域务实合作。中国式现代化的绿色建设经验与“一带一路”绿色合作项目有利于助推发展中国家走可持续发展的现代化,避免走西方国家“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和“自己污染别人治理”的歪路。

四、世界现代化进程为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创造良好环境

现代化是世界各国尤其是发展中国家追求的共同目标,实现现代化是各国人民的共同期待。当今世界,经济格局深刻变化,现代化发展的大势不可逆转,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催生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给人类社会生产力进步带来新机遇的同时,为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首先,世界现代化为“一带一路”国际合作创造良好物质基础。新兴市场国家和其他一些发展中国家的发展也非常迅速,他们在国际经济中的比重快速上升,正在逐步打破发达国家的绝对主导地位,为世界总体经济发展贡献了力量。世界经济总体增长为“一带一路”沿线开展基础设施建设、共建大规模市场提供充足物质基础和雄厚资金支持。其次,世界现代化为“一带一路”国际合作提供良好和平环境。现代化是世界历史演进的基本趋势,是广大发展中国家不懈追寻的探索。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潮流,是世界各国人民追寻现代化的最大公约数。世界现代化不可能也不应该回到充满血腥罪恶的旧路上,没有和平,没有发展,世界现代化发展就无法实现。在和平与发展环境下,“一带一路”建设才有可能得以顺利开展并取得显著成效。各国紧紧围绕现代化建设的主旋律,以发展为中心任务,才有利于形成“五通”的良好氛围——政策沟通在经济往来密切、相互交好的国家更容易达成;设施联通程度与现代化程度高度相关,在现代化基础差的国家之间实现互联互通困难重重;贸易畅通更加依赖和平环境,俄乌冲突后两国粮食贸易受阻、导致全球粮食供应危机就是一个证明;资金融通建立在以企业为主体、市场化运作、互利共赢的现代金融运行基础上;民心相通与合作国的政治、社会、经济、文化、生态发展密切相关,反映其现代化发展的综合水平。


李 丹 厦门大学一带一路研究院副院长、公共事务学院教授

李 欣 厦门大学公共事务学院博士研究生

李龙龙 厦门大学公共事务学院博士研究生

相关文章
闽ICP备05005471号 闽公网安备 35020302001480号 ?2013 厦门大学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