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2年5月6日上午,厦门大学经济学院唐礼智教授应邀在一带一路研究院报告厅做了题为“‘一带一路’倡议下我国企业海外投资政治风险的邻国效应研究”的学术讲座。本场讲座由厦门大学一带一路研究院常务副院长陈武元教授主持。讲座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由厦大群贤视频号进行同步网络直播。
唐老师从企业海外投资面临的政治风险切入,指出企业海外投资面临的风险大致可分为政治风险和非政治风险两类,政治风险实质上已成为中国“一带一路”建设深入推进与中国企业“走出去”的最大风险。政治风险的测度方法可分为预警系统评估法、定级评估法、分类评估法三种,本文采用定级评估法中国家风险国际指南(ICRG)提供的相关指标来衡量一国的政治风险。区域内部一国政治风险往往通过各种制度性或非制度性的一体化安排迅速传导蔓延到邻国,严重影响到邻国的政治稳定,这类外部性政治风险具有不可预测、传染快速和危害严重等显著特点,应该受到更多关注。
鉴于现有的此类研究中理论基础相对薄弱,唐老师考虑从微观厂商出发进行理论建模,创新性地构造了包含“邻国”因素的政治风险生产函数,引入政治风险税作为厂商的成本,并将政治风险税作为一种要素投入,推导出包含政治风险和劳动两种要素的联合Cobb-Douglas生产函数。通过求解消费者需求和生产者供给平衡时的利润最大化问题,从理论层面上揭示了邻国政治风险对东道国吸引海外投资的影响,即邻国政治风险溢出效应值越大时,厂商所采取政治风险防备策略水平越高,厂商的利润越低。
接着,在理论模型的基础上,唐老师详细介绍了实证研究中使用的空间计量模型。本研究选取2003—2015 年期间中国对“一带一路”沿线 17 个核心国家海外投资的相关统计数据,以“一带一路”建设中国海外投资存量为被解释变量,东道国的政府稳定性、内部冲突、外部冲突、腐败水平、宗教紧张度、种族紧张度、法制建设和与中国建交时间为核心解释变量,东道国经济规模、科学技术水平和贸易开放程度为控制变量,创新地建立同时包含东道国政治风险因素、邻国政治风险因素、对外直接投资的空间滞后性以及时间动态性的空间杜宾动态面板模型。空间权重矩阵的选择在空间计量模型中至关重要,该研究依次对贸易距离空间权重矩阵、地理距离空间权重矩和Rook空间邻接权重矩阵进行空间相关性检验和空间模型参数估计,得出Rook空间权重矩阵下模型估计效果最优。
最后,唐老师对实证结果进行了剖析并就未来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实证回归结果表明,政治风险的邻国效应相较于东道国政治风险效应更加显著,是中国对外直接投资活动中不容忽视的关键因素。在机制分析中,邻国政治风险也可能通过一些非正式制度,如文化距离、心理距离、腐败距离等,进一步影响我国投资者的投资行为。唐老师指出未来研究方向可以考虑区域制度性安排、政策节点等视角下政治风险的邻国效应。
本场讲座引起了参会师生的广泛兴趣,大家就“模型中是否纳入母国因素”“固定效应模型的使用”“变量中存量和流量的差异”等问题进行了热烈的讨论。陈武元教授对讲座进行了总结,他充分肯定了唐老师研究视角的独特性和研究方法的创新性,期望同学们能够借鉴,努力开展交叉学科研究、积极进行创新性学术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