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家兴教授做题为“融合与共生——‘一带一路’倡议激发地区经济活力的协同效应分析”学术讲座

2024年04月09日 14:46作者:

202443日上午,厦门大学管理学院教授游家兴应邀在厦门大学一带一路研究院做了题为“融合与共生——‘一带一路’倡议激发地区经济活力的协同效应分析”的学术讲座。本场讲座由厦门大学一带一路研究院常务副院长陈武元教授主持。讲座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在厦大群贤视频号上同步直播。

共建“一带一路”是一项宏大复杂的系统性工程,不仅在宏观层面为拉动世界经济增长、开辟国际经济合作新渠道、推动全球可持续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也在微观层面为区县一级的各地区提升对外开放水平、促进产业转型升级、拓展发展空间提供了新历史发展机遇。各区县作为推进共建“一带一路”的重要行为体,根据自身特点,依托自身优势,积极探寻契合点,在助力“一带一路”建设的同时激发当地经济和社会发展潜力。游家兴教授借助大量数据样本的实证研究对此加以验证,并着力探究“一带一路”倡议对地区经济活力的内在作用机制,同时为未来进一步增强共建“一带一路”与地区发展联动提出了宝贵建议。这一研究对于深入理解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推动多层次主体共同谱写共建“一带一路”新篇章具有重要意义。

游家兴教授首先梳理了从2013年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一带一路”倡议到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进一步强调推动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走深走实这一发展过程,指出了共建“一带一路”十多年来取得的丰硕成果以及国家对于推进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的决心和信心。在此基础上,他进一步强调,在当前百年变局加速演变,全球经济总体下行压力不断积累,进入慢增长期的时代背景下,“一带一路”倡议显得更尤为重要。结合这一现实背景,游家兴教授总结分析了国内外学术界针对“一带一路”倡议经济效应的有关研究成果,发现当前相关学者主要是从国际贸易、地区经济发展、企业行为等角度对该问题加以探讨。与此同时,游家兴教授敏锐地发现,自“一带一路”倡议实施以来,中国同共建国家的贸易投资水平不断提高,带动了沿线城市的高速发展,但学术界针对 “‘一带一路’倡议如何激发地区经济活力的具体机制和效果”这一学术问题缺乏深入研究。具体而言,依托学术界现有的理论分析可以看到,“一带一路”倡议能够通过加强沿线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改善沿线城市政策环境、优化沿线城市融资环境、降低外部不确定性、增加投资机会等方式激发企业家创业精神;但与此同时,“一带一路”共建国家或地区复杂的地缘关系和差异化的文化背景,以及参与“一带一路”的企业面临更高的经营违约风险和融资阻力,又会使得企业家创业精神受到抑制。基于此,游家兴教授做出两个假设:一是“一带一路”倡议赋能地区经济活力,二是“一带一路”倡议激发地区经济活力不强。

根据上述假设,游家兴教授将“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作为一个准自然实验,利用双重差分的方法,以中国200920191988个县域为研究样板,检验“一带一路”倡议对重点沿线地区经济活力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在具体研究设计中,他以新增企业注册数量这一指标对地区经济活力进行可操作化处理,并将有关自变量、因变量以及控制变量置于回归模型中加以考证,发现“一带一路”倡议与地区经济活力呈现显著正相关关系,同时通过稳健性检验验证了这一结论的可靠性。在此基础上,游家兴教授借助机制检验进一步探讨了“‘一带一路’倡议如何激发地区经济活力”这一问题,发现基础设施建设、政策性补贴支出以及银行信贷供给都与地区经济活力呈现显著正相关关系,即“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通过加强这三大要素激发了沿线地区经济活力。

接着,游家兴教授以法治水平和普惠金融发展两大变量作为分组标准进行异质性分析,研究在地区法治水平或普惠金融发展水平存在差异的情况下,“一带一路”倡议对地区经济活力的影响存在何种差异。结果表明, “一带一路”倡议对地区经济活力影响主要表现在法治水平和普惠金融水平较好的地区。进一步,他借助拓展性分析,探讨“一带一路”倡议具体激发了哪些类型的行业活力以及哪些类型的企业活力。结果显示,从行业类型来看,“一带一路”倡议对地区经济活力的激发主要由新兴优势产业、配套性支持产业的创业活动所主导;从产权性质来看,“一带一路”倡议对地区经济活力的激发主要由国有企业、民营企业和外商投资企业的创业活动所主导。

在全面回顾上述研究结论的基础上,游家兴教授针对未来如何有效推进共建“一带一路”和地区发展联动提出了三大建议:一是要持续推进“一带一路”政策;二是继续推进“一带一路”等对外开放政策,不断完善国内法律制度环境和金融市场环境,保障市场主体的创业活力;三是在制定发展战略时,需要充分考虑和重视不同行业和不同企业性质的要素禀赋和比较优势,因地制宜,有效发挥重点行业和企业的模范带头作用,持续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

讲座结束后,游家兴教授与在场师生进行了互动,围绕“对研究探讨的多个变量为什么要进行取对数处理”“该研究中认为共建‘一带一路’激发了地区经济活力,是否存在各县区固有特征的影响,以及如何排除固有特征对这一作用机制的影响”“该研究将新注册公司数量作为衡量经济活力的重要指标,但在实际过程中存在注册空壳公司以及为套取政府政策补贴而注册公司等现象,这是否会干扰各地区经济活力测量值”“厦门作为该研究样本中的重要地区之一,是否可以从该研究中看出共建‘一带一路’对厦门当地企业或当地经济所产生的具体效应体现在哪些方面”“针对欧美等国攻击我国共建‘一带一路’转移过剩产能的言论如何进行回应”等一系列问题进行了深入讨论。

一带一路研究院常务副院长陈武元教授对本场讲座进行了总结。他指出,地区经济活力是构筑国家经济发展乃至世界经济发展的基础和支柱,有效激发地方经济活力对于促进新质生产力的成长、推进经济结构的优化升级以及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意义非凡。游家兴教授通过实证研究向我们指出了“一带一路”倡议对激发地区经济活力发挥的重要作用,同时也帮助我们认识到其中的内在作用机制,使我们充分厘清了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与地区经济发展的密切关系,让我们颇受启发。与此同时,他还强调,游家兴教授结合现实背景和学术界理论研究,极为敏锐地发现了突出的现实问题下现有研究的不足之处,进而提出了极为新颖的研究问题,这种敏锐的洞察力和强烈的问题意识尤为值得我们学习。


相关文章
闽ICP备05005471号 闽公网安备 35020302001480号 ?2013 厦门大学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