塞尔维亚一带一路研究所所长博扬·拉利奇教授到访我院为师生做学术讲座并进行座谈交流

2023年11月22日 15:59作者:

20231120日上午,塞尔维亚一带一路研究所所长、诺维萨德大学教授博扬·拉利奇在厦门大学一带一路研究院做了题为“‘一带一路’倡议:从第一个十年的经验到下一个十年的卓越——塞尔维亚案例研究”的学术讲座。本场讲座由厦门大学一带一路研究院常务副院长陈武元教授主持。讲座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在厦大群贤号上同步直播。

塞尔维亚是最早加入共建“一带一路”倡议的国家之一,中塞两国关系经受住国际风云变幻考验,堪称中国同欧洲国家友好关系的典范。未来,中塞两国将继续推进“硬联通”“软联通”“心联通”发展,为此,需要进一步充分了解塞方对于中国“一带一路”倡议的认识,深入把握塞方的需求,进而更好地推动中塞两国在下一个金色十年开展务实合作。

博扬·拉利奇教授谈到,中国“一带一路”倡议在过去十年可谓硕果累累,在“硬联通”、“软联通”以及“心联通”方面取得了一系列实打实的耀眼成就。他指出,我们需要携手把握“一带一路”知识前沿,让我们的知识更新速度追上社会变革速度,充分了解和认识彼此的各种变化和差异,寻求在多领域问题上达成共识。进一步,他回顾了“一带一路”倡议的发展历程,指出古丝绸之路是“一带一路”倡议的重要历史背景,“一带一路”倡议被视为古代贸易路线的现代迭代或重新构想。了解古丝绸之路这一历史背景,有助于我们更深刻地理解“一带一路”倡议背后的动机与潜在影响,丝绸之路所强调的互联互通、贸易以及文化交流在塑造全球历史和当前地缘政治格局上具有永恒的重要性。在此基础上,他对“一带一路”倡议以及过往十年来取得的成就进行了阐述。他强调,“一带一路”以增进人类福祉为宗旨,是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平台,大力推进大规模的经济一体化,开展历史上最昂贵的基础设施投资,促进全世界最大的福利项目落实。与此同时,博扬·拉利奇教授还基于“五通”建设具体介绍了中国开展的一系列项目和建成的组织机构,认为中国“五通”建设为共建“一带一路”国家的发展提供了诸多机遇与帮助,并且细致阐释了习近平宣布中国支持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的八项行动。

基于上述对中国“一带一路”倡议的阐释,博扬·拉利奇教授进一步聚焦于“塞尔维亚与共建‘一带一路’倡议”这一议题。他提到,塞尔维亚位于中东欧地区的中心地带,与8个中东欧国家接壤,长期以来积极与中东欧和中国合作,是中国可靠且专注的合作伙伴,也是推动中国与中东欧其他国家加强合作的中间人。与此同时,他还指出,塞尔维亚以深圳为榜样,积极将自身建设为经济特区,竭力成为欧洲“深圳”。此外,塞尔维亚还努力为商业、学术以及产业创新提供友好环境,吸引了大量外资进入本国,其营商环境全球排名第44位。塞尔维亚不仅在推动共建“一带一路”建设上具有自身的多重优势,而且还积极主办“一带一路”重要活动,如第三次中国—中东欧国家领导人会晤、第五届中国—中东欧国家教育政策对话会及中国—中东欧国家高校联合会第四次会议、第四届中国—中东欧国家创新合作大会等,助力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塞尔维亚还积极建立专门的组织机构研究或对接“一带一路”建设,如塞尔维亚一带一路研究所,以加强中塞两国“铁杆友谊”,连接利益相关方并创建多用途网络,实现高效的协同合作。

讲座过程中,博扬·拉利奇教授与在场师生进行了互动,围绕“为什么部分‘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对‘一带一路’倡议持反对声音或提出质疑”“‘一带一路’倡议为发展中国家提供了何种机遇,发展中国家如何能够更好地为‘一带一路’进行发声”“中国研究者可以借助哪些途径前往塞尔维亚开展研究和学习,有哪些资金或政策方面的支持”等一系列问题进行了深入讨论。

一带一路研究院常务副院长陈武元教授对本次讲座进行了总结。他指出,博扬·拉利奇教授从塞尔维亚视角回顾了中国“一带一路”倡议过去十年取得的成就,角度十分的新颖,同时也让我们更加全面地认识到推动共建“一带一路”的必要性。与此同时,他还谈到,要积极开展与国外专家学者的交流互动,让国外学者更加了解中国“一带一路”倡议,进而帮助中国更好地讲好中国故事。面对当前国际社会存在的一些质疑之声,中国需要不断增强自身国际舆论话语权,为“一带一路”倡议顺利推进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

讲座结束后,博扬·拉利奇与陈武元进行了座谈交流。博扬·拉利奇说:塞尔维亚高度重视中国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将共建“一带一路”视为中塞双边关系和塞尔维亚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契机,为此,塞尔维亚政府集全国人才智力资源成立了国家层面的一带一路研究所,专注“一带一路”学术研究和高端人才培养。厦门大学是一所世界知名的高水平大学,具有雄厚的科研实力和人才储备,我本次前来的一个目的就是希望与厦门大学在“一带一路”方面取得实质性的合作,在“一带一路”科学研究和人才方面建立起智库合作关系,为中塞两国乃至中国与中东欧地区的“一带一路”高质量建设贡献力量。

陈武元向博扬·拉利奇介绍了厦门大学一带一路研究院的建设情况并对博扬·拉利奇的建议表示赞同。他指出,人才是推动“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的生力军,“一带一路”倡议是一个千年大计,要想让“一带一路”行稳致远,就离不开沿线国家源源不断地为共建“一带一路”输送人才。厦门大学一带一路研究院作为一个开放性的跨学科学术研究公共服务平台,具有“放眼世界”的视野和“海纳百川”胸怀,愿意与世界各地的高水平智库建立务实的合作关系,扩大“朋友圈”,携手为“一带一路”培养高端创新人才。就在前天,研究院刚刚与匈牙利央行智库约翰··诺伊曼大学建立起智库合作关系,迈出了疫情后智库国际合作的第一步。未来,研究院也愿意同包括塞尔维亚一带一路研究所在内的更多世界高水平智库合作,为外国“一带一路”人才引进来求真知和中国“一带一路”人才走出去长见识搭建起一个长期稳定的平台。






相关文章
闽ICP备05005471号 闽公网安备 35020302001480号 ?2013 厦门大学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