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新春教授做题为“如何撰写咨政报告”学术讲座

2023年09月26日 15:07作者:

2023922日上午,厦门大学、厦门大学嘉庚学院、喀什大学教授,国家语委科研机构“国家语言资源监测与研究教育教材中心”主任苏新春教授在厦门大学一带一路研究院做了题为“如何撰写咨政报告”的学术讲座。本场讲座由厦门大学一带一路研究院常务副院长陈武元教授主持。讲座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在腾讯会议上同步直播。


随着政治体制改革的深入,制度性改革的细化,以及政府运行中对决策科学化的强调与重视,党和政府越来越认可咨政的必要性和重要性。高质量的咨政报告能够提出于事简便、于行有效的对策方案,同时能够充分发挥科研成果的社会价值和社会影响力,进而为政府科学决策服务。当前,“一带一路”倡议正如火如荼地推进,实践中发现的种种现实问题需要学者集思广益,为政府、企业出谋划策,因此,学习如何撰写咨政报告将对“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具有十分重要意义。

苏新春教授开门见山地指出,撰写咨政报告需要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把握六个要点,既要明晰作为当代人文学科工作者的使命,充分认识咨政报告的特有功能,又要全面把握咨政报告的具体撰写方法。他谈到,当代中国正在经历着全面的社会变革,同时这一社会变革深刻而剧烈,且史无前例。在此背景下,推动社会变革行稳致远、社会治理安全高效,需要全体社会成员贡献聪明才智,中国知识分子更加需要承担相应的责任和使命。当代中国知识分子的研究观、工作观、目标观也逐渐从“纯粹的学术研究”到“关注社会现实的问题研究”再到“咨政式对策研究”方向转变。

接着,苏新春教授以咨政报告中“政”字的涵义引出了咨政报告的功能。他强调,咨政报告不尚空谈,而应面向社会现实问题“出主意”。所以,撰写咨政报告的是典型的“入世派”,关注社会的“现实派”,促进社会进步与完善的“理想派”。基于此,苏教授进一步细致地指出决定咨政报告功能的几大要素,一是要明确写给谁看,二是要了解谁来写,三是要确定为什么要写,四是要确认要达到什么目标,五是要明晰如何才能达到目标。

之后,苏教授根据咨政报告的功能,结合自己亲身参与的一系列案例,深入浅出地讲述了咨政报告撰写中要把握的具体要素。其中最为重要的要素就是发现问题,这也是决定咨政报告成败的首要问题。所有问题可以归为两个不同的种类,一是实施过程中的已然性问题、过程性问题、现实性问题;二是发展规划中的前瞻性问题、规划性问题、预测性问题。发现问题后需要进一步分析问题,在分析问题过程中要充分把握“简洁明了,数据说话”这一原则。他指出,一方面,咨政报告的分析与结论要有理论分析和扎实的数据;另一方面,咨政报告论证数据必须简洁明了,点到为止。进一步,苏教授指明,咨政报告中要有问题,更要有极具针对性、政策性、可操作性的对策,提出的对策要讲究“对症下药,对应有力”。

最后,苏新春教授针对咨政报告的内容结构、报送、反馈等细节进行了详细的阐述。首先,一篇咨政报告只谈一个问题,应当“一事一议”。其次,咨政报告一般包括三个部分,一是“引言”“导语”“背景”,其中最重要是要讲明“问题”或“诉求”;二是进行“分析”和“论证”;三是要提出“对策”或“思考”。再次,好的咨政报告不仅要重视逻辑、释理和立论,也要开门见山、直截了当,切忌语言夸饰、铺陈以及兜圈子。结尾,苏教授再次谈到高校老师和同学们的责任和使命,指出推动中国的社会进步、文化发展、学术提升、国家富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社科工作者都义不容辞、责无旁贷。


讲座结束后,苏新春教授与在场师生进行了互动,围绕“咨政报告中提出何种建议容易被采纳”“咨政报告应当如何选题”“咨政报告报送路径的选择”等一系列问题进行了深入的讨论。一带一路研究院副院长李丹教授对本场讲座进行总结,她指出,本次讲座针对性强、站位高,对广大老师和同学帮助很大,细致教授了咨政报告撰写的各种要素和操作细节。同时,她还激励大家关注国内外现实问题,提出真招实策,不能仅仅将自己局限于象牙塔之内。

本次讲座在一片热烈的掌声中圆满结束。


相关文章
闽ICP备05005471号 闽公网安备 35020302001480号 ?2013 厦门大学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