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建华教授做题为“试析近代闽南侨批网络与厦门经济发展”学术讲座

2022年12月09日 09:27作者:

 

2022年128日上午,厦门大学经济学院焦建华教授在一带一路研究院报告厅了题为“试析近代闽南侨批网络与厦门经济发展”的学术讲座。本场讲座由一带一路研究院常务副院长陈武元教授主持通过厦大群贤平台在线上同步直播

焦建华教授首先以图片形式对侨批作了简要介绍,然后从侨批网络与近代城市史两个角度简述了学界当前研究状况及其研究缘起。焦教授认为城市是侨批网络的空间支点,学界更多是从空间视角与网络支点来看待城市问题,而很少从侨批网络内部角度探讨近代城市发展,很少从跨区域角度探讨近代国内城市的发展。本场讲座以近代闽南侨批网络作为内、外联动机制与抓手,探讨外部环境对近代厦门内部发展的影响。

焦教授将近代闽南侨批网络的形成概括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从18世纪19世纪中,是近代闽南侨批网络的萌发时期。这一时期“水客”作为联络中国闽南侨乡与东南亚地区的纽带,初步形成了侨批网络的主要制度与职能。第二个阶段从19世纪20世纪初,是近代闽南侨批网络的形成时期。在这一时期出现的闽南批信局、香港中转局与东南亚批信局构成了闽南侨批网络的基础。第三个阶段从20世纪20年代到1938年,是近代闽南侨批网络的发展时期。这一时期闽南地区和东南亚地区的批信局数目大幅增加,分布地域也更加广阔。

随后,焦教授通过一张流程图直观地展示了侨批的流通过程,点明了厦门作为闽南侨批网络中心节点的地位。厦门因区位优越闽南侨民出入境频繁较早被纳入世界市场体系因而成为了近代闽南侨批网络中的重要节点,是侨批转递不可或缺的一环。而正是凭借这独一无二的支点地位厦门在对外开放中走在前列在经济交往中承担着劳工输出、信息交流与贸易转口等重要职能

紧接着,焦教授从国内、国际两个角度分析论证了侨批网络对促进厦门经济较快发展的积极影响在国内近代侨批网络带来了数量极为可观的外汇资金。外汇资金的流动让国内外知名银行纷至沓来进一步促进了厦门金融业的发展,使之成为闽南地区的金融中心。经济与金融的活跃也刺激了厦门房地产业及商业的发展。随着侨汇不断流入,海外华侨投资推动了20世纪20年代厦门的城市化进程,使厦门成为福建南部第一座具有现代气息的都市从国际上看侨批网络为厦门和东南亚的联动搭建了桥梁。焦教授以五年期投资总额与投资企业总数变动趋势图以及黄奕住和李清泉两位东南亚华侨的致富经历为例,说明厦门经济发展与旅居东南亚华侨资本积累阶段的相承性。厦门优势产业往往与海外华侨经营领域与优势一脉相承怀揣乡愁的闽籍华侨通过侨批网络将先进的经验技术和丰厚的资金带回了厦门为厦门优势产业发展引来了“源头活水”获取世界发展的红利为了进一步论证侨资对厦门经济发展的突出作用他对上海、广州与厦门三座近代最早对外开放的城市进行横向对比结果发现相比上海与广州,扶持厦门经济发展的资本更多集中在侨资这也充分彰显了侨批网络对推动厦门经济较快发展的卓越贡献

最后,焦教授进行了总结。他认为近代厦门的兴盛是国门开放的结果侨批网络在其中发挥了巨大作用厦门依靠以华侨华人为基础构建的华商网络,数量庞大的侨汇资本流入也让近代厦门东南亚地区构建了“经济命运共同体”关系。厦门未来的发展空间更多取决于从世界体系中获取华侨及外国资源的多寡。今日的厦门要获得更大发展,仍要继续扩大对外开放,积极参与“一带一路”建设推出更多优惠政策,充分吸收与利用海外华侨资源,发挥华侨网络资源优势,吸引更多东南亚及其他地区资金、技术与人才在厦门落地。

 

 

讲座结束后焦建华教授与现场师生积极互动,并围绕“侨批历史资料的电子化”“如何在新时代更好地引进和利用外资?”等问题进行了交流陈武元教授对本场讲座进行总结。他认为焦教授从闽南侨批网络这一切入点入手,展现的是海外华侨心系家乡建设的宏大叙事可谓一叶知秋整场讲座图文并茂、内容丰富且富有趣味性令人听得津津有味。同时,陈武元教授也强调在日益盛行的实证研究中加入历史视角能够弥补实证类学术论文可读性不足的问题。因此焦建华教授本次讲座采用的研究方法值得我们借鉴和思考


相关文章
闽ICP备05005471号 闽公网安备 35020302001480号 ?2013 厦门大学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