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艳华教授做题为“新发展格局下深化‘一带一路’全球价值链合作”学术讲座

2022年10月14日 14:43作者:

 

讲座伊始毛艳华教授用六个数字从六个方面凝练新发展格局下共建一带一路制度框架内涵一是“一个定位,共建“一带一路”的定位是建设当今世界深受欢迎的国际公共产品和国际合作平台;二是“两个思路目标即构建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的理念,以高标准、可持续、惠民生为发展目标,更好地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三是实现“三个联通”基础设施“硬联通”、规则标准“软联通”共建国家人民“心联通”;四是推动“四位一体”,建成完善陆、海、天、网“四位一体”互联互通布局;五是做好“五个统筹”统筹发展和安全、统筹国内和国际、统筹合作和斗争、统筹存量和增量、统筹整体与重点;六是抓好“六个要点”正确认识和把握共建“一带一路”面临的新形势、夯实发展根基、稳步拓展合作新领域、更好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全面强化风险防控强化统筹协调。

接着,毛教授对后疫情时代全球价值链重塑的新趋势展开论述。他首先提出全球价值链(GVC)的基本形态与全球价值链扩张可分为1995年前的波动增长1995-2008年的迅速扩张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后的增速放缓三个阶段。毛教授指出全球价值链促进了参与国经济的增长与发展但是不同国家参与全球价值链的方式不尽相同,不同产业参与全球价值链的程度也不同,各区域价值链的“区域性”和“全球性”差异明显。目前,全球价值链逐渐形成了东亚、北美和欧洲三个全球生产网络中心。

随后毛教授指出金融危机爆发以国际社会出现了五大重塑全球价值链格局的新趋势。是区域主义呈现上升趋势虽然新的区域贸易协定不断涌现但是最近几年每年新增的贸易协定数量明显回落;二是跨国企业开始回归全球价值链呈现区域化现象新冠肺炎疫情对全球经济的冲击更加加剧全球价值链重构这一趋势参与全球供应链的跨国公司将供应链安全性置于最优先等级。三是一些国家的政策向内转,强调自主发展和安全第一试图构建“友岸”供应链,国家安全重新压倒经济利益成为大国决策的重要考量。四是全球价值链实现数字化升级,数字经济开始改造现有贸易开放模式和贸易形式,跨境电商和新制造技术的兴起使部分生产工序从新兴国家回流到跨国公司的母国或邻近国家成为可能。五是全球价值链绿色化转型,绿色低碳化的国际趋势极大地改变各国的比较优势和对进口商品的征税机制全球价值链向绿色化低碳化转型倒逼劳动密集型和资源密集型的后发经济体转型升级

之后,毛教授以实证研究的方,从全球价值链的分析框架出发,使用熵值法综合测算共建“一带一路”国家的贸易便利化水平,从理论和实证层面分析了贸易便利化“一带一路”价值链贸易的影响,探讨了贸易便利化促进价值链贸易的贸易成本机制和技术溢出机制,并从广义贸易便利化的不同维度以及国家、行业等层面考察了贸易便利化的异质性影响,为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提供理论和数据支撑。

最后,结合实证研究所得出的结论,毛教授提出了加快“一带一路”基础设施建设、深化双边通关合作、推动“一带一路”电子商务发展以及加快构建“一带一路”价值链网络四个深化“一带一路”价值链合作的政策性建议。

本场讲座厦大群贤平台参与者高达1300人次,也突显了大家对“一带一路”与深化全球经济合作这一话题的广泛关注。讲座结束后,大家踊跃提问。在现场交流环节,毛艳华教授就“如何协调‘一带一路’全球价值链的分工和竞争合作关系?”“后疫情时代‘一带一路’全球价值链将如何变化以及如何应对?”“全球化未来的发展方向与前景”以及“如何在不确定性日益凸显的新形势下使‘一带一路’价值链更加安全”等问题与现场师生进行了深入交流。

陈武元教授对讲座进行了总结认为毛艳华教授的讲座既有质性研究的归纳也有实证方法的应用,所得出的结论与建议都有很高的参考价值。同时,他指出我国体制在变化莫测的国际新形势下更加凸显其优越性并对中国参与全球治理、进一步深化“一带一路”全球价值链合作的前景充满信心。


相关文章
闽ICP备05005471号 闽公网安备 35020302001480号 ?2013 厦门大学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