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丹教授做题为“‘一带一路’与中国特色大国外交” 学术讲座

2022年09月30日 14:49作者:

                         

 

2022年9月29日上午,厦门大学公共事务学院博士生导师厦门大学一带一路研究院副院长李丹教授在一带一路研究院做了题为“‘一带一路’与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学术讲座。本场讲座由研究院常务副院长陈武元教授主持,通过厦大群贤平台在线上进行同步直播。

李丹教授首先简要介绍了“一带一路”倡议与新时代中国大国外交之间的联系。她指出,“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与新中国首次周边外交工作座谈会的召开均在2013年,时间安排几乎同步,关注重点高度一致。2014年和2018年的两次中央外事会议,均将积极推动“一带一路”建设作为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和习近平外交思想的重要内容。“一带一路”通过“六廊六路”将中国与周边的邻国紧密联系在一起推动亚欧大陆成为新一轮全球化的腹地和增长点。“一带一路”本身是中国大国外交的产物,它的实施又为中国特色大国外交书写了华彩篇章。

随后,李丹教授重点梳理了“一带一路”的发展历程。她先大国外交这一概念进行了界定,认为大国外交既指中国作为世界主要大国采取的外交行动也指我国同其他大国开展的外交活动。李教授梳理了新中国的外交历史并指出新时代中国外交在定位上是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在理念上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外交,在行动上是共商共建共享的“一带一路”外交。通过大国身份、大国实力、大国责任与大国目标等角度,李丹教授对中国特色大国外交作了全面细致的诠释。

接着,李丹教授指出,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兴起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之际,世界格局与国际秩序也正发生深刻的演变。李教授以世界大国GDP排名的变动为依据直观地展现了当前主要世界大国力量对比的变化。她以美、、日三个主权国家和欧盟一个国际组织为案例提出当前世界格局出现了老牌资本主义强国影响力衰减的新态势。与此同时,以“金砖大国”为代表的新兴国家群体崛起标志着发展中国家实力的稳步上升。此外李教授着重强调在西方主导的全球化停滞不前、国家主义和“新冷战”强势回归、西方国家联手反华的背景下,中国开展“一带一路”外交更凸显出战略必要性,也更能彰显出新时代中国大国担当。

最后,李教授从多个角度深入析了“一带一路”如何彰显中国外交担当。第一,“一带一路”是推进中国外交的新布局。“一带一路”外交力避美国重返亚太的锋芒,实现中、俄、欧在欧亚大陆的互动,团结周边、远交拉美、联合非洲,是中国外交谋划的神来之笔。第二,“一带一路”是打造经济外交的新亮点。“一带一路”经济合作倡议促进了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经济交流,创设亚投行为代表的一系列新型金融机制。第三,“一带一路”是践行全球治理的试金石。“一带一路”作为全球经济治理新实践为全球治理体系变革提供了共商共建共享的新型治理范式与中国方案。第四,从落实联合国倡议上看,“一带一路”是落实联合国2030议程的先行地。“一带一路”倡议与联合国2030议程同频共振,为促进沿线各国经济社会发展、落实2030年议程开辟了新空间。第五,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上看,“一带一路”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大舞台“一带一路”倡议为实现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了载体、平台和动能,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实践的助推器。



本场讲座线上参与高达1200人次,也突显了人们对“一带一路”与大国外交话题的广泛关注。讲座结束后,现场师生踊跃提问。在交流互动环节,李丹教授就“如何做好‘一带一路’的国际传播”“如何解读福建在‘一带一路’倡议中的地位”“中小型企业在‘一带一路’经济合作倡议中的作用”等问题与大家进行了深入交流。陈武元教授对本次讲座进行了总结指出李丹教授系统全面地梳理了“一带一路”倡议与中国外交发展历程,总结到位、用词精准。他鼓励同学们在平日里多积累下功夫、多阅读善思考,重视学术研究中的“咬文嚼字”学术研究兼备学术性艺术性。


相关文章
闽ICP备05005471号 闽公网安备 35020302001480号 ?2013 厦门大学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