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年7月27日上午,厦门大学航空航天学院自动化系副教授洪文兴在嘉庚四号楼一带一路研究院会议室做了题为“技术视角下的数字经济观察——以‘数字丝路创新服务平台’的策划和研发为例”的学术讲座。本场讲座由厦门大学一带一路研究院常务副院长陈武元教授主持。
洪文兴老师通过全国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中的三个关键概念:“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引出了“数字经济”的定义。他告诉大家,在信息化社会,数据实际上是一种生产要素,从生产到应用就像是种子的生根、发芽和成熟,而现代化信息网络是数据输送的载体,正如实体产品需要通过四通八达的高速公路来运输一样。数字经济已经成为当今引领全球经济社会变革、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而数字经济发展的重中之重在于融合发展、互联互通。
接着,洪老师就包括福建省在内的六个国家数字经济创新发展试验区的实施方案和发展规划进行详细解读。同时,根据厦门市的数字经济发展现状和区域布局,分析了厦门市在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和绿色化的新工业革命契机下,应积极推动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全力打造国家数字经济融合发展示范区,加快促进数字经济融合发展。如今,“高标准建设金砖国家新工业革命伙伴关系创新基地”项目落地厦门,使得厦门市成为深化金砖国家在数字化、工业化、创新、包容和投资五大领域合作的开放平台。
然后,洪老师从万物互联、海量数据、人工智能和融合发展四个角度阐述了数字技术在数字经济发展过程中的角色和地位。他通过内容科技、智能制造、数据挖掘、教育数字化、开放银行和智能能耗等多个具体、形象的案例分析了传统产业的数字化转型过程。目前,已有大量传统产业利用数字技术进行全方位、多角度、全链条的改造,通过深化数字技术在生产、运营、管理和营销等诸多环节的应用,实现企业以及产业层面的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发展,这对推动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最后,洪老师强调了在数字经济大背景下,在福建省入选国家数字经济创新发展试验区的契机下,数字丝路创新服务平台应运而生的意义。数字丝路创新服务平台依托厦门大学一带一路研究院,通过产教融合发挥高校作用,提升人才数字能力,总览产业运行大局,赋能数字化转型升级、数字产业发展,更加清晰、系统地将数字化与“一带一路”建设紧密结合。
陈武元教授对洪文兴老师精彩、生动的讲座进行了总结。他表示大数据技术已经给人们的生活带来翻天覆地的变化,科技进步和自主创新成为中国发展的核心动力,国家已将科技自立自强提升到了战略高度,当前的青年学生应抓住科学研究的黄金时代,助力未来国家建设和经济高质量发展。
本次讲座通过“线下”与“线上”相结合的形式进行,使在场师生深切感受到大数据的独特魅力和对未来无限可能的期待。大家积极提问,就“数据保护”、“数字技术与文化”和“数字技术与‘一带一路’建设”等问题与洪老师进行热烈地互动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