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永延副教授做题为“东南亚华文文学与一带一路文化建设”学术讲座

2021年05月30日 11:38作者:

    

2021年5月27日上午,厦门大学中文系副教授苏永延在嘉庚四号楼512一带一路研究院会议室,做了题为“东南亚华文文学与一带一路文化建设”学术讲座。本场学术讲座由厦门大学一带一路研究院常务副院长陈武元教授主持。

苏永延副教授首先介绍了东南亚的地理环境及相关国家等基础信息,让在场听众对东南亚有了直观、具象的认识。接着,苏永延教授指出,东南亚地区具有丰富、悠久的历史和文化,是世界各大文明融汇与共生之地。东南亚国家中,民族组成十分复杂,中国文化、印度文化、伊斯兰文化和西方文化都在东南亚汇聚、交碰,是世界文化的微缩化体现。

苏教授介绍道,古代中华文化在东南亚的存在与影响是零星与断续的。他说,秦始皇并六国,设桂林、南海、象郡,就包括今天的两广及越南北部,越南从此被纳入中国统治长达一千多年,这段时期在越南史上被称之为“北属时期”。古代的海上丝绸之路,经越南中、南部,泰国与缅甸,绕过马亚半岛到达南印度及斯里兰卡,中华文化借此在东南亚传播。除此之外,宋、元、明、清各代的政治性、经济性移民等也促进了中华文化在东南亚地区的传播。

最后,苏教授提出,东南亚华文文学是中华文化完整呈现的载体,而一带一路的文化建设,可以取法东南亚华文文学的生存之道。针对此,他介绍了华社三宝,即社团、报纸、学校,并强调其对于传播中华文化的重要作用。

讲座结束后,在场师生与苏教授围绕文化传播投入的经济成本与收益问题、文化传播的载体、构建多元文化生态圈等问题进行了互动。陈武元副院长对本次讲座进行总结,他分享了自己在日本留学的所见所闻,对于苏教授提出的华社三宝所发挥的积极作用,他深以为然,认为社团、报纸和学校是文化传播的三条重要管道。

苏教授的讲述内涵丰富、娓娓道来,令在场师生在了解东南亚、了解华文文学的同时,感受到人文学科的魅力,有如沐春风之感。


相关文章
闽ICP备05005471号 闽公网安备 35020302001480号 ?2013 厦门大学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