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9年4月28-29日,学校在科学艺术中心举办第二届厦门大学“一带一路”发展论坛。论坛主题是“改善全球经济治理体系,促进全球共同繁荣发展,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中国方案”。来自“一带一路”沿线多个国家和地区的200余位专家学者围绕营商环境、知识产权、教育“走出去”、东南亚区域研究和非洲区域研究等,就“一带一路”建设中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展开深入探讨和交流。
28日上午,论坛举行开幕式,我校党委书记、厦门大学“一带一路”研究院理事长张彦致辞。我校原校长、厦门大学“一带一路”研究院院长朱崇实主持。

张彦表示,近年来,厦门大学努力推进内涵式高质量发展,积极发挥独特区位优势,不断拓展国际视野,实施全球开放战略,将走进世界舞台、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力量作为自己的重要使命,努力成为“一带一路”高等教育领域合作交流的重要参与者和推动者。学校办好马来西亚分校,成立“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大学联盟,大力推动“海丝创谷”建设,并基于自身的学科特点和实践探索,聚焦 “一带一路”相关领域深入开展学术研究,取得了丰硕成果。相信本届论坛一定能够进一步凝聚共识、汇聚智慧,为推动“一带一路”建设行稳致远、造福沿线国家人民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开幕式后,国家发改委国际合作中心发展理事会主席曹文炼,国务院参事、国家汉办原主任、孔子学院总部原总干事许琳,美国专利商标局前局长、IBM公司副总裁David Kappos,中国人民大学中国经济改革与发展研究院副院长、商学院教授陈甬军,美国伊利诺伊大学香槟分校商学院、UNHCR生计咨询委员会教育培训委员Madhu Viswanathan,北京大学非洲研究中心主任李安山,马来西亚马来亚大学中国研究所所长饶兆斌,我校管理学院教授、厦门大学中国营商环境研究中心执行主任许志端等8位嘉宾做主题演讲。

曹文炼通过比较两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介绍了“一带一路”的进展、挑战和前景。许琳以孔子学院建设为例,畅谈了“一带一路”建设中“民心相通”的重要性,对做实做好“民心相通”提出了看法和建议。David Kappos介绍了知识产权保护对促进创新发展的重要作用,希望中美两国通过更加紧密的国际合作,共同加强对创新成果的有效保护。陈甬军通过实例做了“一带一路”的经济理论分析,指出,“一带一路”的经济本质是创造“红利”,即在微观层面促进合作共赢,在宏观层面助推全球经济平衡。Madhu Viswanathan结合自己的研究,就如何加强教育的针对性,帮助贫困人口更好地了解自身需求,获得和提高谋生技能提出了建议。李安山介绍了我国关于非洲研究的历史、现状,对“一带一路”大背景下非洲研究做出了展望。饶兆斌介绍了东南亚地区对“一带一路”倡议的反响和理解,提出要进一步加强人文交流,加深中国和东南亚地区民众的相互理解和信任。许志端阐述了“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营商环境整体水平,表示厦门大学中国营商环境研究中心将更加深入全面地开展“一带一路”经济体营商环境的研究。

28日下午至29日上午,论坛举行营商环境、知识产权、教育“走出去”、东南亚区域和非洲区域五个分论坛。与会专家学者共同分享了“一带一路”营商环境研究及实践经验,研讨了“一带一路”沿线的知识产权保护最新发展状况和知识产权法制发展面临的最新问题、“一带一路”教育战略发展的思路、中国与东南亚国家在“一带一路”经济合作、文化教育合作和政治共识推进中遇到的机遇和挑战,以及中非合作与共同发展前景、非洲种族的体质人类学研究、中非人文交流、国际环境的新变化和新趋向下的非洲、非洲历史研究的新议题和新视角等议题。
29日下午,论坛举行分组报告与闭幕式。世界银行中国局高级经济学家Dr.Marcin Piatkowski作特别演讲,深入解读了今年全球营商环境报告。我校管理学院院长、厦门大学中国营商环境研究中心主任叶建明,我校知识产权研究院院长林秀芹,我校教育研究院院长别敦荣,金边皇家大学人文和社科学院院长李昂,美国艺术科学院院士、美利坚大学人类学系教授古辛巴依次登台总结汇报各分论坛讨论的主要内容,并进行了归纳、提炼与升华。

朱崇实做总结发言,感谢各位与会代表和论坛全体工作人员。他表示,此次论坛内容丰富,参与度高,信息量大,凝聚了全体与会代表的智慧,形成了许多共识,要充分利用好本届论坛的研究成果,不断扩大论坛影响力,吸引更多的机构和专家学者参与进来,针对“一带一路”建设中面临的重大现实问题,加强理论研究,形成理论成果,为有关部门提供更多决策参考,在推动“一带一路”建设走深走实造福人民的伟大实践中贡献更多力量。

为服务国家“一带一路”倡议,近年来,我校发挥综合学科的优势,重点建设了一批“一带一路”学术研究机构,大力推进相关学术研究,组建了厦门大学国别与区域研究中心,参与组建厦门市丝路国家战略研究中心等,持续构建“一带一路”研究学科群。特别是2017年成立了厦门大学“一带一路”研究院,聚焦国家“一带一路”建设所涉及的政治、经济、文化、法律、人才培养和国际问题等领域,致力打造集学术研究、决策咨询、人才培养、国际交流、舆论引导等五大功能于一体,在“一带一路”相关研究领域位居内地权威、国际一流的中国特色新型高校智库。
2018年,学校举行首届“一带一路”发展论坛。今年的“一带一路”发展论坛由厦门大学“一带一路”研究院主办,厦门大学中国营商环境研究中心、厦门大学知识产权研究院、厦门大学教育研究院、厦门大学南洋研究院和厦门大学非洲研究中心承办。今后,“一带一路”发展论坛将每年举办一次,为“一带一路”研究的深化提供助力,形成一批有益于推动“一带一路”建设的研究成果。